今天与大家分享前段时间参加赋教杯的作业设计。

之前对“赋教杯”的比赛没有太留意和上心,后来加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全建强教授负责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群,全教授总是会为为我们分享一些实用的一线资源,并耐心解答群内老师的疑问,最让我敬佩的是全教授对教育的热忱,他手把手指导他带的学生,还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这些素未谋面的一线教师送来及时雨,并常常鼓励我们多参加比赛,他说这样能逼迫自己快速成长。

再加上那段时间所在地方突然疫情爆发,一部分同学回家,还有一部分没回去,我就和没回去的学生一起完成了这个作业。在全教授的鼓励下,我也进行积极的思考,意外之喜竟然 获了一个优胜奖,这个小小的奖励也让我感受到莫大的动力。

人的本性啊~

好啦,直接给大家上干货

实施年级

初三

涉及学科

英语

依托课程

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学情分析

本次学情分析借用KWL就本篇文章对学生进行了分析。学生在七年级第四单元Don’t eat in class. 八年级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和九年级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这两个单元中已经学过相关话题,所以学生对与父母的沟通话题比较熟悉,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如何与父母沟通的相关词汇与表达方式。在与学生的谈话当中,能够判断出大部分的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不是特别顺畅,他们希望有有效的沟通方式解决他们与父母之间的问题,还有个别学生甚至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有冲突,所以通过这封信,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并且可以给出同龄小伙伴相关的建议。

语篇研读与分析

【What】本文是两份书信,第一封是关于一位叫Nancy的女孩给Ann写的求助信。问题主要是Nancy习惯将自己的秘密和情绪写在日记里,她发现她的妈妈在读她的日记,为此她与她的母亲发生了争吵,而她的母亲认为作为母亲可以阅读她的日记,她不知道如何阻止。第二封是Ann给的回信。这封信比第一封信较长,在信的开头用Hi进行打招呼,说明两人关系比较亲近。第一段首先肯定了Nancy写日记的好习惯,写日记可以表达自我,也是处理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所以对于在Nancy觉得妈妈看日记,自己心情很不舒服,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第二段首句给出了一条实质性的建议,那就是与妈妈促膝长谈,告诉她的妈妈她自己的真实感受。第三段给出了第二条建议,那就是站在妈妈的角度理解妈妈为什么会看自己的日记,或许是出于对她的担忧,如果是出于保护女儿,可以探讨其他的方式,比如在她需要的时候,她应该与妈妈主动沟通,也可以与妈妈约固定的时间,告诉妈妈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样妈妈或许就不那么担忧了。在最后一段,Ann又给了最后一条建议,让她思考是否之前与妈妈分享心情时候感到尴尬,如果是的话,她可以告诉她的妈妈她需要妈妈更多的支持。

【How】本文的体裁是书信,第一封较为简短,向好朋友求助,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描述了自己的问题。第二封较长,共四段,第一段站在好友的角度,安慰了好朋友,接下来三段分别给出三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批评妈妈没有权利看她的日记。而在第三段和第四段让站在妈妈的角度考虑的时候。作者用might,perhaps, if this is the case,这样的词语来表达委婉的劝告。

【Why】Nancy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求助如何阻止母亲看她的日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经常会遇到一样的问题,所以作者写出了部分青少年读者的心声。第二段Ann站在好朋友的角度,为Nancy提供了三条建议,这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除了作者提到的沟通,书信的交流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也可以解决问题。

教学框架与思路

本课时基于学习活动观进行设计,具体如下: